东莞实施“组合拳”守护“东莞蓝”

国庆假期,东莞的天空持续被“宝石蓝”刷屏,空气质量连续多日达到优级标准,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处于低位水平。这份亮眼的“空气质量成绩单”,不仅让市民尽享假日清新,更成为东莞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重要承办地,筑牢“美丽全运”环境防线的生动注脚。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举行,作为赛事重要承办地,东莞实施“组合拳”,为“美丽全运”筑起坚实的空气质量保障防线。

协同作战,构建全域防控体系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聚焦“美丽全运”目标,坚持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头防控,将南城、东城、石龙、寮步等赛事举办镇街及其周边镇街划为重点防控镇街,其他镇街为协同防控镇街,会同各有关市直部门,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以及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的防控网络,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同时,制定“美丽全运”东莞赛区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明确会前攻坚与会期保障双线作战策略,全面推进赛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确保全运会期间东莞蓝天常驻。

精准溯源,深化污染治理减排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对工业企业、重点用车单位、施工工地、加油站、储油库、大型餐饮单位等六类重点污染源开展深入排查,核查污染源排污信息、废气收集治理情况,梳理形成涵盖2000多个重点污染源的管控清单,为赛事期间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治理。组织专家团队技术力量,对500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排放量大的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包括源头替代、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环节的现场摸排工作,形成定制化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推动企业废气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强化涉VOCs企业执法监管,围绕重点防控镇街累计排查涉VOCs企业6274家次,其中帮扶616家问题企业完成整改。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强化用车大户监管,对全市300多家渣土车、混凝土重型柴油车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累计检查重型柴油车3357辆次,严厉打击闲置污染处理装置、尾气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鼓励用车大户赛事期间减少使用高排放车辆。加强施工工地等扬尘源污染防治,通过视频监控巡查、扬尘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督导施工主体严格落实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措施。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监管网络

运用VOCs走航监测车、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排查,针对重点防控镇街累计走航148次,总里程达5097公里,排查整治异常点位115个,实现污染源精准溯源、靶向治理。

加强对重点涉气企业规范使用、更换活性炭的指导和监管,将2800多家重点企业纳入“码上莞理”活性炭更换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管,督导企业完成一轮次换炭行动,提升废气处理效果。

在我市现有高密度、全方位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在比赛场馆等重点场所周边新增4套微型监测点位,实施空气质量及噪声全天候动态监测,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联防联控,实施精准应急响应

完善空气质量会商制度,加强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东莞监测站、科技支撑团队联合会商研判。赛事期间每日开展污染防控形势决策分析,当预测到未来空气质量可能达到预警条件时,增加会商频次并持续滚动更新预报结果。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和省空气质量保障联防联控工作部署,及时启动污染天气应对预案,实施市镇协同作战,落实各项减排措施。根据大气污染源管控清单分类施策,对民生保障类、协商减排类、调整运行类、错峰生产类、限期整改类、加强监管类等六类污染源实施差异化管控,压减重点时段污染排放,保障赛事期间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成为东莞美丽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