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南国置业开了一场发布会,宣布对品牌战略进行升级,公司将从开发商变成城市运营综合服务商:
掘金存量市场。
简单来说,南国置业不再做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了,要向商业运营、产业运营、长租公寓这些轻资产业务转型。
南国置业说,他们本来就有轻资产操盘能力,也运营了一些好项目。在意识到“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后,公司下决心:
主动求变。
他们还说,这场转型,“是聚焦,更是破茧的勇气”。
说得太好了,子姨差点就信了。
南国置业于1998年在武汉成立,2009年登陆A股。2012年,电建地产的前身——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入股南国置业,两年后取得控制权。
电建地产的母公司电建集团,是七大基建央企之一。这样一家背景雄厚的公司,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入主一家民企。
2020年,电建地产宣布将注销法人资格,把整体业务注入南国置业,实现曲线上市。由于双方体量差别过大,这一“蛇吞象”式的重组,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但一年后,由于政策环境发生变化,重组方案到期失效。
折腾一圈下来,南国置业还是没能以小搏大。刚要喘口气,发现市场开始大调整了。
从2021年开始,南国置业连续四年亏损,总亏损额达到:
58.69亿。
相当于他们过去二十三年赚到的钱的两倍以上。
今年4月,因为连年亏损,加上净资产为负,南国置业戴上了*ST的帽子,离退市只有一步之遥。
关键时刻,电建地产出手了。他们宣布收购南国置业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市公司只做轻资产。这样一来,壳公司才有希望保住。
经过评估,他们收购的这部分资产价值为-29.3亿元。电建地产咬咬牙,报了个价:
1块。
这两年,房地产资产大幅缩水,负债居高不下。除非遇到实力强劲的关联方,否则就算把价格打到骨折,也难找接盘侠。从这意义上说,南国置业是幸运的。
上一个用1块钱把包袱甩掉的企业,是中交地产。也有央企背景。
但中交地产在发布公告后,便按部就班地推进交易,再也不事张扬。相比之下,南国置业搞了场发布会,很有庆祝的意味。
电建地产的领导也到现场致了个辞。他说,南国置业转型轻资产:
既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更是央企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的使命担当。
亏了这么多钱,子姨的朋友说,这种丧事喜办的风格,很有电建的风范。
今年7月28日,河北省兴隆县发生强降雨。其中,位于兴隆县六道河镇的“北京山谷”项目有3人遇难、4人失联。
“北京山谷”是电建地产旗下的项目,当天他们举行了一场露天开盘活动,遇难及失联者均为参加活动的人员。
灾难发生的五天后,中国电建的官微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叫:
生命至上!中国电建全力应对极端强降雨。
品牌升级发布会的第二天,南国置业发布了2025年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南国置业亏损了:
13个小目标。
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