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展智能辅具 撬动健康产业

一台小小轮椅可以帮助腿脚不便的长者出行;一双看似普通的康复鞋能让术后的糖尿病足患者减轻脚部压力;一副3D打印矫形器可以帮助患有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获得矫正效果……11月18日,2021首届大湾区(广东)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论坛及东莞市综合创新试点系列活动举行。来自东莞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在展示区亮相,涵盖了各种瞄准细分人群的个性化产品。

活动以“智造康复辅助器具 开创湾区美好明天”为主题,由省民政厅、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研究中心担任指导单位,由东莞市政府主办,东莞市民政局承办。今年7月,东莞成功入选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提出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辅具消费市场等8项承诺任务,以试点工作加速构建东莞康复辅具产业生态。在此背景下,东莞如何推动试点工作落实,为引进优质康复辅助器具企业、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基础

行业快速发展 市场潜力无限

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为契机,发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东莞的底气在哪里?

近年来,依托电子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东莞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在产业基础、链条配套、科研基础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这也为东莞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底气”。

一只外表像人体上肢的康复仪,能够以患者本人的意念驱动,结合趣味的情景互动游戏,帮助有手功能障碍的脑中风患者透过EMG传感器对其肌电的传导进行持续主动式康复训练。东莞永健康复器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产品被称为“希望之手Hand of Hope”,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康复医疗科技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帮患者恢复身体机能。

“东莞本身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链配套比较完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努力融入到东莞市康复辅助器械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的工作建设中,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更广泛的社会责任相结合,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合东莞当前AI、VR、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像“希望之手Hand of Hope”等高端智能医疗器械得到进一步研发和应用。

不仅如此,潜力无穷的市场也吸引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前来落户,为东莞加速构建东莞康复辅具产业生态贡献力量。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平均寿命延长,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横向与纵向深入,都将促成康复辅具产业逐渐发展为一类刚需行业,产业上升空间与市场潜力也将进一步被释放。

探索

启动康辅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

“康复辅助器具”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何让科普知识飞进寻常百姓家也是此次试点工作的重要一环。

东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东莞的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对康复辅助器具消费虽有一定基础,但普遍存在“不知道消费”“没地方消费”“不愿意消费”的问题。为此,就在今年的9月,东莞启动了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

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可以选择合适的产品、可以到我们的租赁服务站点消费;如果群众有困难,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慈善资金的资助。”

负责社区租赁服务宣传推广的是东莞市钱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他们计划在东莞投资营建1个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综合指导中心暨展示馆、6个区域租赁服务站,共同打造一个辐射珠三角地区的康复辅具产品指导中心。

手动轮椅车、助行器、浴室防滑垫、洗澡椅……这些康复辅助器具如何正确使用?什么样的辅具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公司运营总监薛坤介绍,租赁服务站将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不少于200种辅具的借用、归还等服务。“很多辅具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辅具将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租赁服务则可以避免盲目购买行为。”他说。

不仅如此,作为直面群众的租赁服务站,它们将在用户端积攒老人需求,也从供给端出发推广康复辅助器具最新理念。针对服务范围内的社区负责人、工作人员和有康复辅助器具需求的服务对象举办不少于6场多元化康复辅具知识培训及项目宣传。“很多人还不了解康复辅助器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以更科学的方式让这些知识飞进百姓家。”

某种程度上说,组织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品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对东莞完成综合创新试点任务、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提高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

辅助器具提升特殊家庭幸福感

一双看似普通的鞋子,却可以在不动声色间帮助糖尿病足患者掌握行走的节奏,恢复正常的步态,避免患者在康复期间产生“二次损伤”。这双康复鞋是广东达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产品之一。

“我们公司成立时间已有14年了,一直以来专注于开发一类医疗康复鞋、医疗护具等,产品已经遍及全球。”公司业务部经理刘洪柱告诉记者,一些术后的康复辅具和护具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康复,他相信未来随着大众认知水平的提升,康复辅具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正如上述企业代表所说,相较国际市场,国内的辅具产品用品市场需求仍存在巨大供给缺口,广大残障群体对辅具用品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群体对康复服务及辅具用品的个性化需求催生出了多元化的康复辅具产业。

“这个租赁服务对我们来说很方便,不仅价格实惠,也能实际满足需求。”家住中堂镇的谢阿姨一早就来到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准备为家中饱受腰背疼痛困扰的奶奶租一辆轮椅方便老人家出行。“现在的康复辅助器具越来越多,许多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也很大,采用租赁的方式以后用不到也不会浪费。”谢阿姨说。

“这些康复辅具很方便,这个服务很好!”当康复辅助器具租赁适配服务活动来到金菊福利院时,院内的长者看到这些新奇的辅具产品,忍不住轮番体验,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辅具。

由于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其消费群体,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这些人群,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人群,是民政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保障低收入人群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消费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是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政服务对象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本途径。

展望

加速构建康复辅具产业生态

18日举行的首届大湾区(广东)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论坛,围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有关的一系列话题,邀请专家教授、业内专业人士作主旨演讲,剖析经典案例,挖掘创新经验,共同打造了一场知识盛宴。

不仅如此,当天的活动上还举行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基地揭牌仪式和东莞市康复辅助器具先进制造企业品牌联盟单位授牌仪式,为东莞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基地、政产学研用基地、配置服务人才培训基地、配置服务人才实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为东莞市康复辅助器具先进制造企业品牌联盟单位授牌。这也意味着东莞试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场内由业内“大咖”带来知识盛宴,场外则是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的展示舞台。

据了解,本次活动还将邀请全国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及生产企业负责人,以及东莞市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参加。活动现场将布置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展示区,为企业代表提供自主交流平台。

“这次的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展示的机会,希望能让更多东莞的企业群众了解我们的产品。”东莞市优儒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跃介绍,公司目前的主打产品为针对失能人群使用的护理床、助起沙发、治疗沙发、陪护沙发、陪护椅等家具类的产品。董跃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抓住相关试点的机遇,结合大湾区成熟且优质的产业链优势与东莞的地理位置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服务。

为特殊群体提供康复器材、义肢服务的德林义肢矫型康复器材(深圳)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已在东莞深耕18年,公司经理对未来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辅具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不仅会生产出更多特殊群体能用的科学、有效的辅具产品,生产流程也将会更加规范。可以说,产品将会更好,提供的服务也会更贴心。”

■对话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黎雪琴:

东莞康辅器具产业迎来前所未有机遇

南方日报:东莞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有哪些重要意义?

黎雪琴:2021年7月,东莞市被确定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这给东莞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需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新的部署,为新时代新阶段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今年全国两会将残疾人保障和康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调要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等。作为全国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试点地区,东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成立由两个副市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康复辅助器具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投资合作、政策扶持、人才培养、装配使用、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谋划部署、协调推进,切实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回应群众现实需求。我国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群体数量庞大,这些特殊群体相当一部分都有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和巨大发展空间。作为民政部门,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推动国家长远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以满足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对康复辅助器具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方日报: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为契机,东莞将从哪些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黎雪琴:以本次试点任务为契机,东莞要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关键技术和环节的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康复辅助器具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建设现代化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建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聚集区,重点围绕制定出台康辅产业扶持政策、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实现全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市场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的工作目标,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模式。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发展康辅器具产业利于打造宜居城市

南方日报:东莞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有何优势?

林江:首先东莞产业链的完整性是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的优势之一。东莞的产业链完整,配套基础好、上下游企业集中,对康复器具企业发展有帮助。其次是从市场需求来说,尽管东莞本身是个年轻城市,但东莞的目标群体应该是面向整个广东省,甚至是全国。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康复辅具产业逐渐发展为一类刚需行业,市场的需求也将增加。东莞可以凭借自身发达的物流体系,以及自身的研发、生产优势,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个优势是,东莞的民间资金充裕,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到来和辅助器具需求的增加,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南方日报:您认为东莞应该如何以试点为契机,发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关键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林江:一是要对东莞全市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进行盘点,要对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为研究制定东莞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形成试点工作长效机制、政策打下基础。二是许多人对于康复辅助器具的了解有限,需要增加这方面的推广。三是需要思考产业链如何形成,缺少哪些配套,在这当中要引进和培养相应的龙头企业,吸引它们在东莞落地生根。

可以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做的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方面的事情,对东莞打造宜居城市具有推动作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既能够为年轻人提供创业机会,又能在养老、医疗方面有很好的“一条龙”服务,这种“有人情味”能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