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1年度乡村振兴“成绩单”发布 清溪获“优秀”位列第十

日前,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1年度东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清溪镇获评“优秀”等次,位列全市第十名。

2021年以来,清溪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建设“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战略目标,以及打造产业、生态、文化“三个大镇”的战略部署,着力抓重点、补短板、铸品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更净更美、乡村产业发展更优更强、乡村治理水平更高更精、城乡融合发展更广更深。

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围绕打造“产业大镇”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全镇村组总资产突破60亿元大关,2021 年达64.2亿元,净资产49.6亿元。推动特色产业提速进位,设立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创建“清溪果”“银瓶荔”品牌商标,推进莞香文化森林生态园、御茗香茶文化农业生态园、汽车文化主题公园、清溪湖酒店等一批项目,创建了省级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醉美清溪之旅”和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精品村。

大力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围绕打造“生态大镇”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品质提升,镇村累计投入资金5545万元,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镇100%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成功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全镇新增造林4254亩,抚育补植中幼林20349亩,完成100多公里道路绿化,建成43个公园,43条河涌全面消除黑臭,建成 897 公里截污管网,新建和升级公厕34座,“一村一城管片长”机制覆盖全镇的城市管理系统。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围绕打造“文化大镇”的战略部署,全面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全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连续五届“全国文明镇”,共创建市文明村 21 个、市文明标兵村 8 个、省文明村 3 个、全国文明村 1 个,文明村覆盖率 100%;21 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土桥、大利等村创建省级示范站;筹建全国首个麒麟文化馆和清溪麒麟文化非遗工作站,塑造“雕塑之乡”品牌,创建“广东省诗词之乡”。

大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建立青年人才驿站,组建企业专家智库,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共建立“技师工作站”4 家、“博士工作站”4 家,2021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32 名,统筹人才安居房 204 套。落实“一镇一品”及“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三大工程,2021 年培训 6784 人次。

大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落实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末端执行力”部署,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保障。全面完成全镇村(社区)“两委”换届,基本实现“三个职务一肩挑”,选派 21名干部到村(社区)挂职,有 6 人正式进入“两委”班子。出台《清溪镇干部专业化能力“迭代升级”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三大”工程,持续深入推进“双报到”活动,组织4 万人次党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接下来,清溪镇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重点围绕聚焦民心民生,合力描绘乡村振兴“施工图”;聚焦长效实效,全面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聚焦资源禀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素保障等重点内容,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位推动,主动做好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通内外等工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标杆村,示范带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走出一条具有清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