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科创(双清)创新基地(二期)项目近日顺利封顶;全镇21个村(社区)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吸睛”又“吸金”……走进清溪镇,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激荡起奋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省市“百千万工程”的全面铺开,于清溪而言,是一次优势重塑、结构重塑、动力重塑、价值重塑的大机遇。
越是把握大势、越是依靠形势、越是厚植优势,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势。作为南部九镇重要组成部分,清溪镇将如何在百县千镇万村的发展浪潮中赛龙夺锦、奋勇争先?近日,清溪镇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围绕建设“三个大镇”战略目标,提出构建“16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以“头号工程”力度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打造一批标杆样板,以点带线、汇线成面,全面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打造1个综合示范区
打造清溪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近年来,清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空间拓展效率不高、集体经济增长乏力、公共服务覆盖不够等发展瓶颈和问题。
为紧抓省市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清溪镇党委书记叶锦锐表示,清溪镇以此为契机,实施“16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对全镇空间、产业、治理等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构,把镇村的发展潜力和动能全面释放出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行动,深入推动产业结构、物业结构、人口结构再优化再升级;抓好现代化产业园建设、镇村工业园和城中村改造,更好承接优质项目,激活发展动力;用“绣花功夫”涵养镇容村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推进乡村治理塑形铸魂,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那么“16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是什么?具体怎么做?“16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明确打造1个综合示范片区、打造6个村级标杆、抓好10大行动,集中资源力量培育一批典型示范,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牵引“百千万工程”开局起势、开局见效。
1个综合示范片区,即选取青湖片区综合示范片区,努力打造成为莞深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科创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积极探索镇与村、产业与城市、生态与科创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清溪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莞深融合示范,在规划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向深圳学习、与深圳对接,形成融深发展优势,打造融深发展样板。
产城融合示范,加快青湖湾科创中心、米德兰“工改M0”、富士工业城“工改工”、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二期等一批连片更新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通过改造提升,导入战兴产业,推动产城融合。
城乡融合示范,青湖片区在提升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的青皇、三星、渔樑围、大利等村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城市配套完善,推动城乡融合。
生态科创融合示范,充分发挥契爷石湿地公园、山水天地森林公园、厦坭河等生态优势,以及青湖湾、力合双清等平台的作用,促进科研力量加速积聚、科创要素高效配置,推动生态科创融合。
打造6个村级标杆
为村(社区)提供多元经验借鉴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特色亮点、片区分布等因素,在清溪镇选取6个代表性强的村,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强特色、促提升”,打造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标杆,为全镇各村(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经验借鉴。
铁场村侧重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统筹整合村内山、水、林、田、湖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山水融合·古韵田园”的美丽乡村,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长山头村侧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通过统筹村内农田资源、村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独特生态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美丽乡村。

土桥村侧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特色,坚持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造党建引领的和谐善治美丽幸福乡村。
大利村侧重产城融合发展特色,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开展整体规划,推动产业发展提档、人居环境提质、生活质量提升,打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乡村。
渔樑围村侧重产业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特色,着力在引育新兴产业、集体经济多元投资、村级工业园改造等方面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示范乡村。
铁松村侧重文化资源保育活化特色,以及麒麟文化、篮球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为依托,深入探索文化资源保育活化利用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文化保育活化利用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乡村。

抓好十大行动
加快构建清溪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百千万工程”是清溪镇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并于今年4月成立清溪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结合清溪实际,聚焦10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以镇“头号工程”力度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有序实施,加快构建清溪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镇村规划提升行动。强化规划龙头,抓住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示范点规划、关键专项规划等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能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绿美生态建设行动。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林分、改善林相的基础上,突出村庄绿化、道路沿线绿化、滨水岸线绿化,抓好群众身边的绿美提升。
——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圩镇秩序管控、环境品质提升等工作,镇中心区和大部分村(社区)达到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建设标准,推动镇村面貌大幅提升。

——城中村改造提升行动。先行推进2个试点示范项目,下来每年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通过“一村一策”“留、改、拆”多种方式结合,攻下城中村改造这个“老大难”问题。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壮大集体优质物业体量,拓宽股权投资型、服务型等集体经济多元实现形式。
——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行动。以打造现代化产业园为牵引,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加大连片产业净地、高标准厂房和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更好支撑产业升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加强耕地整理、低效用地盘活、生态功能修复,加快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等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行动。全面增强村级党组织功能,推进“多员合一”“多网合一”综合网格改革,以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本外人口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省内对口帮扶协作行动。突出产业共建,开展就业、消费、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帮扶协作,确保省、市下达的各项帮扶任务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