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广东省中心镇”!清溪再添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近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印发《关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镇(街道)分类情况的通报》,对一批镇街进行精准分类,引导全省乡镇(街道)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其中, 清溪镇正式被确定为中心镇,为清溪镇高质量发展再添一张“金名片”。

今年以来,清溪镇委、镇政府按照东莞“1279”示范引领工作体系,以构建“1610”示范引领工作体系为牵引,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举全镇之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镇村发展新格局,为清溪实现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生态——半城山水满城绿

清溪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绿色是清溪最大的底色,生态是清溪最大的优势。在清溪葱郁的大地上,星罗棋布17座山间湖泊,纵横交错数十条休闲绿道。向北,银瓶山青翠逶迤,飞瀑流泉;向南,大王山古木参天,花香四季;往中,城市绿肺串珠成网,延伸铺展。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1.4%、绿化覆盖率达67.0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1.8%,是珠三角负氧离子极高的稀缺之地,是大湾区涵养身心的生态秘境。

区位——深莞惠几何中心

清溪处于深莞惠半小时经济圈,4条高速呈“井”字型环绕四周,8个高速出入口布局全镇,内连虎门港,外接盐田港、蛇口港、深圳机场,未来,中虎龙城际、东莞轨道等轨道交通贯穿南北,随着“内畅外联”立体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清溪将成为深莞惠重要交通枢纽和大湾区重要交通节点。另外,东莞清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在全国84个保税物流中心中排名第1,同时清溪建设有菜鸟、华鹏飞等物流园,在相关产业将越来越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清溪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立足“双区”视野,深入实施“一心两廊三片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一核两极三组团”现代产业体系空间布局,以湾区标准全面推进城市品质内涵提升,全力建设“融合先锋、智美清溪”。

产业——湾区先进制造重镇

“产业立镇”始终是清溪发展的主旋律。清溪共有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6家、本土上市企业3家(上市企业在清溪投资的22家),是国内最大的光电通讯制造基地之一,婴幼童产品产业多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获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清溪引进3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135宗,其中超亿元项目52宗。拥有29宗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9.4亿元,其中20宗已开工建设或建成运营,在全市处于前列。清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引智引资引技,着力打造青湖湾科创中心、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大利社区招商创智新城等重大平台,推动清溪高质量发展,跻身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重镇和科技创新强镇。如今,清溪地区生产总值一年一个台阶,工业总量位居全市第4,GDP跨入300亿元俱乐部,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百强镇。

人文——宜居宜业幸福城

早在900多年前的宋朝崇宁年间,清溪已经立村,客家人聚居繁衍,客家文化传承至今,与岭南文化融合发展。南山曾公祠、客家围屋、明清古碗窑,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遗址,记录了客家人的人文精神;麒麟舞、手工彩扎麒麟、客家山歌、客家酿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这座美丽小镇的文化自信。

借全市打造“品质文化之都”的东风,清溪大力推进“文化大镇”建设,建设清溪博物图书馆,共建共享“广东省诗词之乡”“雕塑之乡”,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提速提质和传统文化保育活化工程,活化传承麒麟舞、麒麟制作、客家山歌等非遗项目,拓展广缘庵、苦草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推出一批高品质新型文化空间、城市阅读驿站,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塑造与大湾区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东莞目前有14个广东省中心镇,作为东莞今年新增的“广东省中心镇”,清溪镇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省、市工作部署,以冲刺省级“示范乡镇”的决心,全力围绕做大做强中心镇、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试点等工作,通过用“绣花功夫”涵养镇容村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推进乡村治理塑形铸魂,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清溪,全国文明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最宜居城镇、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全球绿色城镇、中国最美乡镇、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未来,清溪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镇委“六大战略”“六大工程”部署要求,围绕“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追求,全力打造产业大镇、生态大镇、文化大镇,着力建设美丽清溪、平安清溪、幸福清溪和有为政府,努力把清溪建设成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