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00艘菲船挑衅,马科斯开启“混合战”,给美国提供出兵借口

近段时期,菲律宾持续在南海制造事端,而且还采取了“混合战”模式。美国的态度也出现变化,似乎有出兵的倾向,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从10月12日到13日,菲律宾出动了超过100艘船只,试图强闯中国铁线礁、黄岩岛和仙宾礁周边海域,均被中国海警依法管制。不过,菲律宾马科斯当局这次对华挑衅,有一个情况不寻常,那就是他们将两艘护卫舰混在船队中,这显然是想通过“混合战”的手段,对中国施加压力。而且,美国国务院发声力挺菲律宾,并强调“只要菲律宾武装力量和公共船只、飞机在南海遇袭,美国都会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从这个情况看,美国似乎有出兵的打算,这会进一步刺激马科斯在南海实施“混合战”,给美军下场提供借口。

但马科斯不明白的是,美国根本没有与中国“全面摊牌”的想法。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动力,很多美国企业都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现在,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巨兽”,还是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因此在经贸方面,中国拥有极其强大的威慑力。在2020年7月,美国国会举行了一场听证会,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四大科技巨头被议员提问“中国是否窃取美国的技术”。除了脸书CEO扎克伯格,其他三家都全力否认这个说法。如果美国要对华“摊牌”,他们就需要与中国相关资产和市场切割,即便特朗普政府有这个想法,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头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事实上,马科斯此前到访白宫时,特朗普就当着他的面,明确表示“我们与中国关系很好,不介意你与中国和睦相处”。特朗普这番话,就是表明了他不会因为马科斯强硬对华,就提供一系列的“援助”。而且,特朗普的前任拜登,曾向马科斯承诺提供1000万美元的对菲投资,但直到他卸任,这笔钱也没有给菲律宾。显然,美国政坛对菲律宾的策略是一致的,都是把他们作为搅乱南海局势,对中国进行牵制的“棋子”。但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很清楚这种所谓的“牵制”效果有限。五角大楼内部传出“退守第三岛链”,美军开始从第一岛链撤军等情况,都体现了这一点。

不过,菲律宾屡次在南海制造事端,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日前,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提出一个建议,他表示菲律宾非法“坐滩”的破军舰,在仁爱礁存在了足足26年,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也破坏了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因此,中方应当就仁爱礁破船的问题,对菲律宾进行每日罚款。如果按照非法“坐滩”一天就罚100万美元的标准,26年累计下来,菲律宾应当缴纳94.9亿美元,如果加上利息、惩罚性措施,这笔钱能达到约1400亿美元。要知道,菲律宾民众已经对马科斯涉嫌“贪腐”感到不满,一度爆发了全国性示威活动,现在看到菲律宾又背负上千亿美元的“账单”,他们对马尼拉当局的愤怒只会越来越大。中国也可以通过这项惩罚,告诉某些蠢蠢欲动的国家:“碰瓷”中国不是没有成本的,你们将付出高昂的代价!